加强财金联动 支持春耕春管——看山东财金联动撬动金融资本流入农业农村
    “种地规模大、投入多,最犯愁的事就是钱。这几年好了,农担公司和几家银行的服务都跟上了,咱的信用也好,现在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贷到钱了。”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的地头,正在查看植保作业效果的济南中发农业董事长菅祥告诉记者。
 
    4月上旬,迎着明媚春光,记者在齐鲁大地春耕生产一线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无忧”,已成大势。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峰介绍:“春耕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为确保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我们不断深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担保、银行和保险等机构的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流入农业农村,合力保障农户春耕用款需求,为农业经营主体去心病、解民忧,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用“财政+担保”放大资金效应
 
    在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甜水井村,这几年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粮食规模化种植,已成为提升粮食产能、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的一项核心举措。对此,村党支部书记庞怀亮特别感谢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支付保底租金、购买先进农机、大规模购进农资等,最缺的就是资金,这几年多亏了山东农担的‘强村贷’‘春耕贷’,解了咱的燃眉之急。”
 
    为甜水井村提供贷款的是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分行,该行副行长孙伟现身说法:“2023年,在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东农担)各类担保产品的支持下,我行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贷款190.6亿元,同比增长160.74%,较3年前增长233.22%,为农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由山东省财政厅出资40亿元组建的山东农担,成立6年多来已累计为山东三农领域提供担保贷款1749.81亿元,扶持了28.15万户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财政+担保”,财政资金发挥出“乘数效应”,秘诀何在?
 
    一靠畅通为农服务通道。山东农担构建“公司总部+市级管理中心+县级办事处+镇街农担工作站”的四级服务网络,主动对接各地政府、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获取农资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等清单,建立对接台账,开展精准服务;创新建立政银担合作机制,已与228家银行签署《银担互信协议》,3万多名银行客户经理在农担业务系统中办公,形成全方位竞争为农态势。
 
    二靠优化为农服务产品。比如,优化“农耕贷”担保方案,将亩均授信标准由1400元/亩提高到1600元/亩;开发“种业产业链”服务方案,支持粮食作物良种种植和种子繁育;完善“高标准农田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方案,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开发“供销农资贷”担保方案,支持购进大型农机、喷灌新装备等……
    
    用“财政+金融”强化服务能力
 
    位于山东省最南端的临沂市兰陵县友期庄种植专业合作社这几年在兰陵农商行的支持下,种粮规模持续扩大,种粮收益稳步提升。
 
    理事长孙景英向记者介绍了他前不久用手机办贷款的事儿,“扫码点进去,拍照后上传资料,再根据流程操作,不到半个小时,50万元贷款额度就批到账户,真是太方便了。”
 
    孙景英办理的“农耕e贷”,是山东省农信联社针对粮食种植场景开发的“线上版农耕贷”,是基于种粮补贴及种植保险等大数据开发的线上产品,种粮农户无需提供纸质资料,一部手机即可办理,随借随还,按天计息收费。
 
    据省财政厅有关同志介绍,2020年,山东率先开展了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为突破口,综合运用风险补偿、保险、贴息等手段,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财政政策支持下,山东省农信联社发动系统内的4732个营业网点、1.9万名工作人员冲锋在春耕生产一线,建立种粮大户等目录清单,针对资金需求配置专项信贷额度,公布387部信贷服务热线,将工作人员电话、名片二维码等信息在村庄上墙,畅通申贷渠道,优先受理、审批春耕备耕贷款。
    
    用“财政+保险”完善保障体系
 
    种粮2000多亩地的商河县瑞泰家庭农场主曲来国,元宵节以来就投身于春耕春管大潮中,忙碌之余却又透着从容与淡定:“咱地下全部铺上了智能水肥一体化装备,地上跑的是最先进的植保机械,种的麦子也第一时间购买了完全成本保险,保额增加到了每亩1000元,咱现在种粮可以说‘风险无忧、底气十足’。”
 
    同行的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陈黎明介绍:“粮食有成本险,日光温室等有设施险和产量险,大姜等特色农产品有价格险。我市自2007年以来就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产品创新,扩大保险范围,已基本形成‘多险种、广覆盖’的农业保险体系。
 
    采访发现,种植大户底气足,金融机构服务好,广覆盖的农业保险发挥了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据初步测算,2024年山东农业保险总规模将突破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目前,省财政已统筹拨付中央和省级补贴资金45.84亿元。
 
    推动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是山东农业保险的重中之重。目前,山东94个产粮大县已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2023年风险保障水平达862.28亿元。去年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调整小麦、水稻、奶牛保险政策的通知》,动态调整小麦、水稻费率,并提高小麦完全成本保险保额至1000元/亩。
 
    同时,为破解农业保险成本高、定损难等问题,山东持续深化农业保险信息化管理。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保单级数据实时上报、线上审核、合规校验、资金管理等全程留痕;发挥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承保机构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手段,推动农业保险业务更加精准、及时、高效。 
 
 
农民日报    2024-04-2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