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盐碱地要粮食——沧州奋力向“仓”州
    坐拥华北平原1.4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河北省沧州市本应是古往今来的“天赋粮仓”。但因濒临渤海海拔过低,土壤中盐分过高、碱性过大,这里的408.58万亩盐碱地,一直是全市粮食种植、增产的难题。然而沧州人没有退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它的“脾气”、破解它的“谜团”,想方设法让它变“田”、增“粮”、起“仓”。
    
    这片盐碱地,潜力到底有多大?
 
    4月中旬,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那片盐碱地麦田里,旱作雨养的旱碱麦郁郁葱葱。与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时的最大不同,是地头上新增了一座农业四情监测站。“通过田间传感设备检测环境的物理参数,动态实时监测虫情、墒情、苗情、灾情。”黄骅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聂晶告诉记者。
 
    盐碱地里配适高科技,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因为千百年来,盐碱地给沧州人留下的多是苦涩回忆,甚至这里不少村庄的名字,都“富含”盐碱。例如盐山县有碱场赵村、沧县有岗碱村、东光县有碱场郑村、泊头市有碱场孙村……碱场赵村党支部书记付新广说,他们村有2000多亩盐碱地,往往是秋播后麦苗破土而出,可转年春天又死掉将近一半,不少盐碱地被撂荒。
 
    尽管如此,沧州人治理盐碱地的行动不仅从未停顿,而且速度不断提升、方式不断创新。广挖水渠,按照“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引地表水对盐田进行“冲洗”;采用化学、生物等方式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引进抗盐碱良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成效在渐进式显现。小麦单产一度达到700斤-900斤,玉米单产1000余斤,加上国家对种粮的各项补贴,碱场赵村农民发现,在盐碱地种粮不但能吃饱肚子,还能赚钱。曾经撂荒的盐碱地,如今成了香饽饽。
 
    “一年种小麦、玉米两季粮食,每季亩均增产200斤左右。”说起盐碱地治理的成效和潜力,与盐碱地“缠斗”30多年的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玉鹏深有感触。
    
    这片盐碱地,该如何定位规划?
 
    近日,记者从沧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上了解到,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沧州站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高度,坚持科技赋能、品牌引领,围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塑造新优势,明确建设全国领先的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制定了《沧州市旱碱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确定了建设“一基地、一园区、四体系、多样板”的重点任务:即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创建渤海新区黄骅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立健全以旱碱麦为重点的盐碱地特色农作物育种、种植、推广、加工体系;建设8个盐碱地综合利用样板。
 
    同时,与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创建的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正在打造旱碱麦育种联合创新中心、旱碱麦种植中心、旱碱麦推广中心、旱碱麦加工联合创新中心4个模块;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创建的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创新发展全国技术中心已如期运行。
 
    目前,沧州市已完成盐碱地综合整治项目200余个,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余万亩。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154.7万亩,种植面积扩大54%,目前普遍长势良好。
    
    这片盐碱地,治理技术有哪些?
 
    “看这苗子长得多旺啊!再过一段时间就成熟收割啦!”望着盐碱地上种植的800亩小麦,南皮县潞灌乡曲庄村种粮大户张培庚说。2013年,张培庚承包了数百亩盐碱地种粮,但当时小麦产量并不理想。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支持下,他利用微咸水灌溉与利用、咸水结冰灌溉技术治理培肥盐碱地。在春季(旱季)生长关键期,使作物得到灌溉;夏季雨水渗入地下,又可淋洗因微咸水灌溉留在地表的盐分,小麦亩均实现增产12.5%。目前该技术正在沧州区域广泛推广。
 
    多年盐碱地改良实践中,沧州市政府部门、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已探索应用多种突破性技术:一是优选抗盐碱作物品种“以种适地”;二是工程措施治理“以地适种”;三是“农机+农艺”多维治理。
 
    记者从沧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优选育成抗盐碱作物“冀麦32”“捷麦19”“捷麦20”“沧麦6002”“沧麦6003”等一批旱碱麦品种,新审定“沧麦18”“泊麦20”两个旱碱麦新品种,新培育的11个旱碱麦新品系已进入审定程序;建立旱碱麦繁育基地6.15万亩,年繁种能力达到1.8万吨。这些适宜盐碱地种植的良种不但在沧州广泛种植,还花开天津和山东的盐碱地,年推广播种面积200多万亩。
 
    在治理技术方面,除传统的明沟排盐、台田模式外,沧州还推广应用了盐碱地暗管排盐工程技术模式。该技术替代传统挖沟排盐方式,铺设一条条深埋地下的带孔暗管,形成地下排水排盐管网。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流入地下管网,最终排出土体,实现控制地下水位、排盐控盐的目的。与传统明沟排盐相比,暗管排盐技术在节水节地、排盐效果、盐碱地改良效率以及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等方面优势显著,可实现粮食增产20%-44%,土壤平均排盐率约达50%。
 
    同时,沧州科技人员还不断探索“农机+农艺”技术,成为盐碱地治理新亮点:即对盐碱地重施有机肥,每年秋冬季,增加麦田的镇压次数,起到保墒、提墒作用;开发微垄覆膜侧播保墒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在盐碱地种植苜蓿、黑麦草等聚盐植物,把盐“吃”进聚盐植物体内,带走部分土壤中的盐分。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院长哈增瑞介绍,盐碱地治理极具复杂性,需要考虑多个维度的效益,不仅要让盐碱地种出作物,还要从土壤有效保护和生产可持续的角度,保护好生态。因此,盐碱地治理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综合使用好化学、水利、农艺和生物等技术。
    
    这片盐碱地,耕种收益怎么样?
 
    地再多、品种再好、技术再新,其价值都需要种地人去实现。近几年,沧州涌现出一批热衷盐碱地种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在政策鼓励、政府引导下,大力投入盐碱地改造,具体收益情况如何?
 
    “去年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亩产1200多斤,比往年每亩多收600元。”沧县南堤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高宝岩说。2019年起,南堤村探索盐碱地改良途径,推广抗旱、耐盐碱的适生作物,采取稻蟹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将6000余亩盐碱地改良为丰收田。“我们将继续探索盐碱地改良途径,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搞好耐盐碱品种种植,通过国家相关扶持政策,让盐碱地变成良田。”南堤村党支部书记袁振强表示。
 
    渤海新区黄骅市是沧州盐碱地核心区,当地农民张志清2019年创办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累计流转盐碱地4400亩。盐碱地治理方面,他主要采取开台田沟、平整、深耕深松等“排盐压盐”工程处理,亩均投入300元。
 
    耕作技术方面,张志清引进了耐盐碱小麦品种“小偃155”,与沧州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广泛应用了精细整地、缩行增密、压实保墒、重施积肥、春季追施水溶肥等技术,实施了30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创立旱碱麦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体系,成为旱碱麦种植“样板”。目前,合作社已建成省级旱碱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亩产稳定在750斤。这对盐碱地来说已是很不错的成绩,张志清感慨:“改造盐碱地种粮赚钱正在变为美好现实。”
    
    这片盐碱地,给当地农民带来什么?
 
    科学检测表明,盐碱地富含矿物质,所产的旱碱麦品质更优良,富含钙、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国标;出粉率约76%,湿面筋含量超35%,旱碱麦做成的面粉不沾手、韧性强,面食麦香浓郁、软绵筋道、口感舒适。自去年以来,旱碱麦产品加工、销售更加火爆。
 
    目前,沧州市级以上旱碱麦面粉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90万吨。随着旱碱麦产业链不断延伸,过去农家传统蒸制的面食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河北银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旱碱麦面粉为原料制作的面花馒头,一出锅就即刻被打包售出运走,去年产值达到2100万元。如今,面花馒头成了沧州的又一“代言”,除在当地商超进行售卖,还大量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旱碱麦面花馒头出锅啦,趁热味道更香。”近日,后仙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亮站在“面花非遗工坊”门口,大声招呼着,让游客品尝十二生肖面花、千层馒头的同时,邀请其参观村里的面花制作非遗展室。
 
    沧州“黄骅旱碱麦”被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5个旱碱麦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黄骅旱碱麦”区域公用品牌已获批,品牌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黄骅旱碱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已通过国家第一轮审查……沧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透露,产业链条的延长,助推当地旱碱麦附加值提升了40%左右,“每斤小麦能多卖0.15元、每斤面粉多卖1元到2元,一个馒头都比过去能多卖1元。” 
 
 
农民日报    2024-05-0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