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利用变废为宝 ——河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纪实
 
  “连秆带穗收割,每亩比卖玉米多收100多元,还提前腾了地儿,秋播整地的时间宽松了。”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南铜冶村农户邱彦东说,过去秋粮秸秆没啥用,堆放在路边或村边,时时得注意着防火。而如今,周边养殖场早早预订了他家的玉米秸秆,到收获季节开着机车来收割,按秸秆重量当场给钱。

  河北是农业大省,全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在6600万吨以上,可收集量约5688万吨左右。河北省农业厅(省农工办)农业资源环境处处长师校军介绍说,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全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迅速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6%左右,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俺的玉米秆儿早就预订出去了”

  “冀中南粮区,农户多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中北部多为一熟,以种植春玉米为主。”河北省农业厅(省农工办)农业资源环境处主任科员靳永超介绍,全省小麦机收率达98%,被联合收割机脱粒后的小麦秸秆直接覆盖在田,用生物菌剂沤制腐熟肥还田。这样,秸秆利用的重点就放在了春玉米或夏玉米秋季收获的农作物。

  在卢龙县王各庄村,农民杨德帅正在擦试“克拉斯青贮饲料收获机”。他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去年花了256万元从国外进口了这个‘大家伙’,每小时能收割玉米三四十亩。这样,全株收割的玉米青贮效果好,奶牛、肉牛都爱吃,已经预订出去了1.6万吨!”

  卢龙县新能源办公室副主任李宏军说,该县坚持整体推进、全量化模式,以秸秆收集、初加工(粉碎、打捆、打包等)、存放、运输体系建设为重点,保持秸秆饲料化率达80%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96.8%。

  师校军说,按照国家及省政府要求,去年11个项目试点县坚持整县推进,扶持农民合作组织或涉农企业242家,收集或处理秸秆498万吨,占全省秸秆可收集量的8.2%,其中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分别为51.6%、36.1%、11.2%、1.0%和0.1%,农用占到87.7%,基本达到了秸秆加工利用和收储运县域全覆盖。

  “每亩秸秆增收100多元钱”

  “现在玉米便宜,每斤七八毛钱,按每亩产玉米1100斤计算,也就收入900元左右。而养殖场收秸秆,每亩收3吨多青贮秸秆,去年每吨340元,还省去了收割、运输、晾晒等费用,相比之下,每亩多收入150-200元。这样,村民都愿意把秸秆卖给养殖场。”邱彦东说,他家种了17亩农田,仅秋季收获就能多收入3000多元钱。

  “我们镇邻近太行山,秋天的焚烧压力非常大。”鹿泉区李村镇副镇长康志华说,去年在政府补贴引导下,建立了能源化企业主导、种植户参与的收储企业打捆运输、生物质燃料公司和沼气工程公司利用体系,促进了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

  靳永超说,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的大型秸秆利用工程建设,一方面为秸秆综合利用寻求新途径,另一方面提高秸秆利用的附加值。如,三河市引进德国技术,秸秆发酵生产生物天然气供汽车动力;威县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转化为人造可燃冰,填补了此类工艺的国内空白;故城采用连续式炭化炉,将秸秆经干燥、热分解、氧化、还原、冷却等过程,生产秸秆炭、热解气及其他副产品,秸秆炭产量是传统炭化炉的2倍。

  “秸秆利用的潜力还很大”

  “通过秸秆炭化工程利用,每吨秸秆可生产生物质炭330公斤、木焦油50公斤、木醋液220公斤、生物质燃气800-1200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00元以上。”滦县农牧局副局长宋利对记者说,秸秆的利用潜力很大,仍需要进一步开发。

  在卢龙县政府引导下,鑫金河锅炉有限公司为全县102所农村中小学校,提供以秸秆为燃料的环保节能锅炉,实现了无烟排放。目前,该县新建和改扩建秸秆加工企业52家,拥有大型秸秆收割机22台,家用运输车52辆,秸秆打包、装载、铡草机械146台,大大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水平。

  师校军说,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重点区域,对享有补贴资金的机具,开展统一组织调配、统一地块安排、统一收费标准、统一配件供应的“四统一”服务。当前全省秸秆还田机具达11.8万台,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面积约5600多万亩,还田率分别达到95%、47.4%,可见玉米秸秆利用潜力还很大。在去年11个全量化秸秆利用试点县基础上,今年再扩展9个县,争取点面结合,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河北省农工办副主任张保强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年初印发专门文件,农业部门出台“全量化综合利用推进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定会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农民日报    2017-10-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