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经开区紧扣信息电子和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2002年,广德经开区启动建设。作为曾经全省十大贫困县之一境内的开发区,广德经开区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广德经开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如何用好这一优势?我们发现,只有将它与开放发展理念相结合,才能做到经开区的真正崛起。”采访中,广德县副县长、广德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罗正军表示,该区坚持做优产业承接平台,自创“加减乘除”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吸引一大批投资企业纷纷落户广德经开区,不断推进东向发展融合,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在省商务厅的指导下,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期,距离正式升级国家级经开区只有“一步之遥”。
    今天,让我们走进广德经开区,探寻广德精神下的开发区奋斗故事。
    坚持开放精神 进入“准国家级”经开区队伍
    作为我省著名的农业大县、曾经的全省十大贫困县之一的广德,其经开区的发展可谓艰难。
    身为广德县副县长,罗正军对此深有感触。“广德历史悠久,素有‘栗乡竹海’之称。就是这样一个区位独特、资源富饶的地方,也曾因经济落后而被列入我省十大贫困县。”罗正军坦言,2000年前后,周边7个县市有4个是“全国百强县”,而广德县经济发展水平却在安徽省61个县市位列50名之后。
    痛定思痛,广德经开区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不动摇,广德经开区坚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做优产业承接平台,优化服务环境,自创“加减乘除”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吸引一大批投资企业纷纷落户广德经开区。在2017年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考评中列第13位,并被省商务厅列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期。
    产业结构优化 锁定两大主导产业
    近年来,广德经开区深入践行省委省政府“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宣城市委市政府“235”工作总体布局和广德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产业转移第一站,争当东向发展排头兵。
    如今,广德经开区形成“两区两园”工业发展平台,信息电子、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电子电路、汽车零部件、智能化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百亿企业集群,基本形成以玻纤布、玻纤纱、覆铜板、印制电路板成品运用和汽车发动机配件、传动系配件、橡胶密封减震件、汽车电子为代表的电子电路和汽车零配件全产业链。
    目前,园区规划面积14.55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引进外资5.4亿美元,投产企业310家、规工企业209家。2017年全区销售收入385.7亿元,规工产值29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1.8亿元,进出口4.17亿美元,财政收入11.9亿元。园区荣获“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电子电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等称号。
    东向发展融合 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
    十二五初期,广德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举全县之力,推动经开区跨越发展。为此,广德经开区积极对标对接苏浙沪,融入G60科创走廊,实现基础设施、人才资金、产业发展互联互通,积极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封关运营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聚力打通铁海联运通道,相继与上海松江开发区、苏州相城区、广东惠州仲恺开发区签订产业转移合作协议,学习创新“营养师式”项目服务内涵,定向驻点开展招商选资,苏浙沪企业占比超85%。
    “十三五期间,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加减乘除’法。”罗正军介绍,实行招商选资,坚持“五个不招”,突出招大引强,提高产业层次,为“加法”;引导退出高能耗、低层次的产业,同时加大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嫁接盘活,为“减法”;依靠人才和科技的带动作用,几何式地把产业快速做大,为“乘法”;坚持“痛下铁心、打出铁拳、严明铁纪”,狠抓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为“ 除法”,确保十三五末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将园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全面创成国家级经开区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中国机电网    2018-10-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