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淘汰老旧柴油车 重在形成政策合力
 
    推进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加快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对降低PM2.5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空气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各地的淘汰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财政支持力度不足,部分地区补助力度不够;二是任务重时间紧,部分地区进展相对滞后,后续工作压力大;三是部门协调任务重,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涉及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财政、商务和公安等多个部门,需多方协调、紧密配合。各地有关部门应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合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更深入、更系统的综合治理。
    落实属地责任
    丰富政策工具箱
    当前阶段,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等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推进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对此,各地有关部门应保持清醒认识,作出周密安排,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作为落实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的责任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落实属地责任,协调领导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协同推进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另外,各地还应尽快明确鼓励政策,结合实际制定一揽子政策,丰富完善淘汰政策工具箱,特别是尽快明确补贴标准,确保财政资金到位。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七省(市)淘汰柴油货车牵头部门应尽快会同相关部门将本省(市)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到辖区相关城市,尽快制定本地区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方案。
    其次,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加强调度协调,及时汇总报送相关工作进展,增强对工作数据的汇总、统计与分析研判,每月发布进展报告。
    再次,各地有关部门应开展淘汰工作风险评估,提前研判可能存在的风险,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和上下联动,妥善应对处理可能出现的行业稳定问题。
    多方协同
    完善工作机制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受地形与气象条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道路运输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推动此区域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十分重要。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交通装备,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实现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
    近年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断引导高能耗、高排放车辆逐步退出市场,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落后运能,推动交通运输装备清洁化进程。而推进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也可有力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运输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回归本位,为运输业高质量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积极贡献。
    但就目前来看,推进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多方协同,精密组织,稳妥推进。
    一是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各地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发挥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公安、财政等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淘汰工作合力。
    二是要坚持疏堵结合、合理引导。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统筹采取经济补偿、限制使用、严格超标排放监管等综合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在淘汰补贴工作中,既要考虑淘汰车辆残值评估,也要考虑车辆持续运营所带来的回报和淘汰后购买新车所需的成本。
    三是要坚持积极稳妥、确保稳定。充分考虑道路货运行业经营特点,既要确保如期完成淘汰任务目标,又要保障车主合法权益和生活不因淘汰工作受到损害,切实做好再就业保障工作;制定相关预案,积极管控可能存在的风险,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0-07-09  
    

[关闭窗口]